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
网络中不乏“意见领袖”,即所谓的“网络达人”、“网络舆论领袖”。时至今日,随着“周老虎”、“反CNN”、“抵制家乐福”等网络热点事件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现实生活,网络 “意见领袖”已经成为一种显性的网络力量。他们站在风头浪尖上指点江山,力量不可小觑。
自去年以来,云南发生了“躲猫猫”、“小学生卖淫案”等一系列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一时间,传媒机构、政府官员、民间人士在网上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互联网上好不热闹。但在这些热闹的表象后面,却有一些现象值得分析,引起各方的注意。
“屠夫”现象:“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近几年,网络社区、博客遍地开花。随着去年6月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以及今年2月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全民上网”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到网上参与公众话题讨论,已成为相当数量中青年网民的生活方式。天涯、凯迪、强国等论坛,成为聚集民意的超级磁场,网民的舆论和见解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在上半年网友评选的“网络十大热点”中,“躲猫猫”、“邓玉娇”等事件入选,在一定意义上证明网民不仅在影响舆论,而且已逐步参与到新闻的发生过程中,影响和改变着新闻发生的走向和结局。
民间调查人“屠夫”,初中没上完就到厦门的一个边防站当了兵,自称“黑白两道都认识”。这样一个人以网民身份介入“邓玉娇抗暴案”和“小学生卖淫案”调查,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巨大争议。网络舆论对他的看法莫衷一是:“屠粉”们认为,他是千里走单骑援助弱女子的真英雄;“反屠”们则认为他身份可疑,曾干过一些为官方平息舆论的“勾当”,而其意图无非就是恶炒自己,甚至还有敛财的目的。
凯迪社区里,网民的视线已经从关注新闻调查事实转到屠夫、屠粉、反屠们的刀光剑影中。“猫网”网友麦肯尼特评论道:“屠夫出现后,争论变成了撕咬,坛子里乌烟瘴气,唾沫横飞,谩骂攻击不亚于‘文革’。”网友反感的主要原因还有,屠夫可以维权,但不能胡乱发表看法和观点。
屠夫现象并非偶然,“躲猫猫”事件中云南省委宣传部曾发布公告,邀请网民代表参加调查“躲猫猫”真相。网友调查团赴晋宁县看守所调查,可是结果令人失望,他们称自己无法介入到事件核心,而他们身份的合理合法性也受到网友的强烈质疑。
网友江上小堂分析,民间调查人是网络论坛由“地下”渐渐上升到“地面”之上标志性的一步,但也只应当是中国社会维权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和权宜阶段。维权活动最终应当是有组织的并主要依赖当地的民间公益组织来进行。
当前,官方的妇女儿童保护机构、妇联、工会等社会机构没有完全担当起这个职责,因此才显示出了网上维权活动的作用。随着“屠夫”们及网络论坛的共同努力,与各方利益代表进行反复持续地博弈和妥协,在官方认可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的维权活动才能够渐进地推进。
“五毛”现象:“谋事不成反乱其主”
“五毛”这个名字,源于段祺瑞政府时期。如今网民用它专指以“暗中操作引导网上舆论偏向官方或某些利益机构”为职业的网评员或利益机构的代言人。
在传统媒体长年累月的假话、套话、空话的压抑下,网络社区、博客正在成为社会真相的一个出口。如果考察点击率,社论等级的稿子在网上一定是曲高和寡,职业利益机构代言人也一定无人理睬。在这种情况下,渗入网民中的“五毛”们,似乎成了某些正统组织和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成了一些机构的“托”,一旦暴露也就成了为网民唾弃的“御用写手”。
在昆明“小学生卖淫案”中,云南某媒体曝出警员存在暴力执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要求有关部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然而,在随后的新闻通报中,却指出案件与警员无关,网络舆论一片哗然。
正在此关键时刻,金碧坊社区一位ID为“正义之剑”的网友发出了《为假处女案中受冤枉的6位警员鸣冤》的帖子,迅速激起网民广泛声讨。此ID发出的几篇帖子均单纯站在警方一边痛斥网络“暴民”,网民一致认定该ID为“五毛”,随后群起而攻之,把怀疑警方隐瞒事实的所有愤怒全部发泄到这一ID上。此时,警方与群众的关系不仅没有通过此ID“引导”得到舒缓,反而引发了更加强烈的对立情绪和信任危机。
真相至上:“网络发言人制度”势在必行
如果说“邓玉娇”事件还只是网友参与到新闻中非理性的初步尝试,那么,“躲猫猫”事件已成为促成理性制度出台的奠基石。最近,昆明市宜良县公安局对一起7年未破的枪击案进行实名回复,昭示着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提出的“网络发言人制度”已经成型,网络问政正在逐渐制度化。
伍皓说:“综观国内各种大小事件,没有哪起事件是因为党委政府说了真话而形成风波的,相反都是因为说了假话,隐瞒了事实真相才导致的。”这样的例证太多了,在云南今年的“4·25特大交通事故”中,网友由于第一时间发帖爆料被网警请去“喝咖啡”,云南众网友发帖评论支援,也纷纷收到“删帖通知”。一场网友联合抵抗删帖的运动由此开始,一段时间内事实真相成了其次,对立情绪成了主题。
“很多时候,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要求是次要的,对党委政府的态度要求却是主要的。”近期,伍皓又以实名发帖,披露“小学生卖淫案”中警方的过错。虽然此举再一次引发巨大争议,但大部分网友认为,政府部门敢于直面网友承认失误和工作漏洞,搭起了一座官民沟通的桥梁,用一种柔性的力量让纷争巧妙地“软着陆”了。
伍皓在实名帖子中说,“互联网力量不断壮大,我希望顺势而为,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即每个部门都应该有人负责在网络上主动发布信息,及时解答问题。由于网络虚拟的特殊性,这方面更需要权威性建设,比如政府部门应该公开身份直接回应、直接解决问题,而不是暗中派一批人,用些虚拟网名在网络上发言‘引导舆论导向’。”
新闻网站:新闻真实是生命更是责任
有争议的新闻在事实不清晰的情况下,难免会让各种“网络意见领袖”粉墨登场找到机会。他们极易发布暗合网友集体无意识的偏见、成见,并在网上的年轻人中引发共鸣,造成不利于事态良性发展的局面。或者在事实还未能得到公布的空档期,以过于明显的企图借用“五毛党”的力量引导舆论向官方的主张靠拢,同样容易引发网民的强烈反感。
由此可见,一切争论的关键因素都是事实真相。现在网上新闻的真实性令人担忧,作为网络主流媒体,新闻网站肩负的责任是提供、挖掘事实真相,为网民提供最接近真相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媒体的天职就是提供真实的新闻报道,不能为了“抢新闻”而本末倒置。丢失了真实原则和社会责任感,新闻媒体就毫无存在价值。
我们真诚地期望,随着政府主动“揭盖子”树立阳光问政形象,随着媒体更加自觉地追求新闻真实性,网络舆论将不再被“意见领袖”们忽左忽右地引领,而是一切以事实说话,一切都由真相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