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创新论坛
会计学的内在逻辑,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配置和确认。
配置是手段,确认是目的。目的是唯一的,即一个确认;手段配置则是多样的,包括:四个假定、八个原则、四种方式、四种程序和三种工具共23种手段。
概括起来,会计学的内在逻辑就是:1个确认,23种配置。
一、1个确认
会计的唯一职能就是确认;
会计的唯一作用就是确认;
会计的唯一目的就是确认;
会计的唯一本质就是确认。
会计确认就是对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负责任的确认。通常所说的会计核算与监督,其唯一的结果就是确认。
1确认,代表了会计全部的职能、作用、目的和本质。会计的一切都是为了确认,都是在确认,都是确认;确认是会计的全部,是会计的一切。会计确认通过会计配置来实现。
二、 23种配置。
1,四假定前提下配置。
会计必须在会计主体、主体长期持续经营、主体历法短期分期、主体公允价值计量四假定的前提下进行配置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从而达到对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的目的。
2,三工具配置。会计必须在会计主体、主体长期持续经营、主体历法短期分期、主体公允价值计量单位四个假定的前提下;利用证账表三种工具;配置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即将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配置于证账表工具体系之中;从而达到对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的目的。
3,四方式配置。会计必须在会计主体、主体长期持续经营、主体历法短期分期、主体公允价值计量单位四个假定的前提下;采用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四方式;利用证账表三种工具;配置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从而达到对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的目的。
4,四程序配置。会计必须在会计主体、主体长期持续经营、主体历法短期分期、主体公允价值计量单位四个假定的前提下;采用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四种方式;经过判断、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程序;利用证账表三个工具;配置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从而达到对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的目的。
5,八原则配置。会计必须在会计主体、主体长期持续经营、主体历法短期分期、主体公允价值计量单位四个假定的前提下;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的八原则;采用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四种方式;经过判断、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程序;利用证账表三种工具;配置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从而达到对企业等主体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