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创新论坛
会计分期假定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假定的现实说明。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假定是会计长期化的预期;会计分期假定是会计主体短期化的现实,是会计主体长期化预期的现实状态和实现结果。这包括:
一、资产的长期化的效能预期在短期内的实现过程和实现结果;
二、负债的长期化契约在短期内的履行状况和履行结果;
三、资本合力的长期化预期在短期内的实现状况和现实结果;
四、收益的长期化预期在短期内的实现结果。
那么,会计分期假定的究竞是什么?
任何一期的短期化的现实过程和现实结果,都不是绝对的,都始终是长期化预期中的片断,都始终离不开长期化预期的假定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现实都是继续预期前提下的现实,不存在绝对的现实。也就是说,会计分期假定下的一切结果,都是继续预期中的结果,是部分现实的结果,不可能是全部现实中的结果。例如:
1,只要继续存在着资产,就意味着这些资产尚未变成费用,还要在预期中继续发挥效能。计入到本期中的费用,只是过去资产中的一部分,是假定中的费用,不完全是真实的费用;现在的资产都是继续假定中将来的费用。
2,只要继续存在着负债,就意味着当期计算的所有者权益就不是真实的结果,因为未来能否按期偿还负债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情。
3,任何一期的净资产,都是以股东能继续团结合力在一起,不会分崩离析为假定前提的,尤其是假定控股股东能继续保持稳健的引领态势;否则,结果大不一样。
4,任何一期的收益,都是在许多假定前提下配比的结果,都是相对公允的,不是绝对的。
可见:会计分期假定,假定的是,任何一期的会计,结果都要继续假定,都是在持续经营假定的前提下,按权责发生完成制与收付实现制,进行配比的结果。
一句话:会计分期假定,就是每一期都假定!
会计每一期都假定,从而确保长期地持续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