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如未注册 请【注册
微博
我的资料我的订单

会计审计创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审计创新论坛 > 万众会计创新论坛
论现代企业会计假定理论体系的重构(三)
发布日期:2023/6/9  来源:许强 作者:许强 工作单位:山东泰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量:306

三、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会计配置和确认基础的新问题。
    配置和是一个哲学认识论的大问题。哲学关于认识论的基础问题,指的是存在及其。客存在若不改不需要会的重新确。只要客存在生了改,必然涉及企利益生改;只要涉及企利益的改,会就必予以重新确。客存在,就是客,即企利益生改的事。企利益改标志是什么?就是企利益生、实现、完成、收付、收。因此,当企利益化的候,即企发生、实现、完成、收付、收发候,就需要会据以配置和。于是权责发生制涉及的发生、收付、收发、实现、完成,就成配置和的客依据、事依据、基依据了,从而在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再宏大的会配置和的基础问题,也必然表现为具体事发生、实现、完成、收付、收发等微具体志的出。因此,权责发生制,看似一个小问题,其是涉及会的大问题事实上,什么是权责发生制?直到今天,人们的认识也是错误的。
    传统观点认为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是当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从字面上理解:权,即利(收入);责,即义务(费用)。权责发生之时,进行配比。对应之下,形成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当期与非当期等相关概念。

传统观点认为收付实现制则相反。即以款项是否在当期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当期的收入或费用的一种会计确认惯例。凡是本期收到或者付出的款项,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费用;凡是本期没有收到或者付出的款项,即使其在本期发生,也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费用的一种会计确认惯例。

显然,这里的“发生、收到、付出(发出)、实现、完成”的具体含义是模糊不清的。

(一)说传统观念中收付实现制存在的问题

收付实现制,作收付法理体系中的一个会认惯例。它不仅仅收付的方法,其他财物的收发,例如固定资产、物料用品、商品物的收发业务也要记账的,都要遵循收付实现例的!上述传统点是片面的!他只是把收付实现制看成是款的收付,收入与用的确认惯例,而忽了固定资产、物料用品、商品货物等其他会计事项收付、收发业务的存在。

(二)说权责发生制传统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普遍地从字面上理解:,即利、收入;,即任、义务用。

从而将权责发生制局限于收入与用的确上了,而忽了其他的例如固定资产、物料用品、商品物等其他全部资产益的会的存在了。据中国汉语大辞典可知:,除了利之外,可作衡、掂量、拿捏、判断之意理解;,除了任、义务之外,可作辨、责诘究、追之意理解。权责,即衡、拿捏、判断、辨、追,达到权责利配合配比,配置得当的目的。

权责发生制,是以企业利益及其存在形态改变的发生为判断标准,而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或者付出,不论业务是否完成或者实现,就开始进行会计配置和确认,直到其完成、实现、收到、付出、发出为止全程确认的一种惯例。

权责发生制的会计配置和确认,包含了两个不同的节点:一个节点是发生,另一个节点是由收到、付出(发出)、实现、完成等四个概念组成的节点。由于这两个节点有可能均在一个会计期出现,也有可能不在一个会计期出现。因此,权责发生制的本质是,要么当期利益配置确认,要么跨期利益配置确认,但都是从发生到实现、完成、收到、付出的全过程的配置和确认 于是在权责发生制下,必然出现预付、付、提待、折旧延等称性的跨期会计处理方法。有的收款不以款形式存在,而以其他资产形式存在,例如期股收益,在益法下,借:期股:其他合收益。再如短期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即使生与收到或者付出,实现与完成都在同一个会候,权责发生制也要全过程配置和确认。而收付实现则不同。收付实现制不论发生,只论收到或付出(发出)、实现和完成,只考虑一个时期的一个节点,不考虑跨期,不存在过程,即使当期,也只是个节点,没有过程。或者说,收付实现制把收到和付出(发出)、实现和完成,看成就是发生;否则,不存在发生。所以,收付实现制的本质只是当期利益的时点配置和确认,不跨期,无过程配置确认 因此,收付实现制下,不会出现预付、付、提待、折旧延等称性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见,当前流行的权责发生制的传统观念是片面的。


发表评论

 
QQ在线咨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0531-8892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