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如未注册 请【注册
微博
我的资料我的订单

会计审计创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审计创新论坛 > 万众会计创新论坛
第三节 投入资本保全准则
发布日期:2022/10/17  来源:许强 作者:许强 工作单位:山东泰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量:640

第三节 投入资本保全准则

 

投入资本保全原则,简称资本保全准则,是会计理论中的最高准则之一。资本保全原则,曾经是我国十三个会计原则中的一个小原则。后来,我国会计原则调整,变成了八个会计原则(信息质量要求)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资本保全原则被删掉了。到如今,资本保全原则还是不是企业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原则,不得而知。而事实上,资本保全原则,不仅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而且是会计理论中的最高准则之一,列会计分类识别准则之后的第一位的准则,是高于企业会计假定的第二准则。为了便于区别,资本保全原则上升为企业会计理论中的最高准则中的第二序位。资本保全准则是一切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大前提,切块管控,独立成章,自成单元。离开资本保全这一最高准则,其他会计的一切理论与方法皆枉言,皆免谈!不懂资本保全准则的最高地位,就不懂资本主义的本质,更不可能懂资本主义会计的理论构造。    

一、投入资本保全准则先于企业会计假定而存在

(一)投入资本是企业设立登记的前提。企业是股东投资创办的企业,企业是股东的企业。没有股东投入资本金,企业无法创办。因此,首先要有股东的投入资本金,其次才可能有企业的设立与登记。没有股东的投入资本金,企业不可能存在。企业不存在,还有什么企业会计假定的存在呢?因此,从逻辑顺序来看,股东的投入资本金是先于企业设立与登记的前提,不能本末倒置!即使在资本金可以分期到位的今天 ,由于股东承诺的资本金到位的法律责任,从企业登记的第一天就开始存在,从未减少。

(二)投入资本保全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顶层设计的最高准则,是公认的社会法律制度。任何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其制度顶层设计要求,首先是,保障资本家的投入资本保全。凡是属于企业新老股东的投入资本,不管是企业的实收资本(股本),还是超过实收资本(股本)以上的资本公积,任何人,包括国家和企业新老股东,都不能对其进行分配。企业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一经形成,长期留归企业经营周转使用,不得改变,除非企业改制、清算。其次才是,利溢的分配问题。只有企业的利润,才能用来在国家和企业股东之间进行分配。不是企业的利润,国家不能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不是企业的利润,企业的股东也不能对其分红。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在。因此,离开了资本家的投入资本保全制度,一切将无从谈起。

(三)投入资本保全制度,是保障任何社会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石,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也照样。投入资本金如果不能保全,就无法保障股东投资办企业最基本的保本利益要求,社会上就无人安心投资办企业,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就无法稳步进行。

(四)投入资本保全准则确立之后,才可能有企业的设立与登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企业经营权主体的存在等一系列的从属性问题,从而才可能存在会计理论上的企业会计假定等问题。

可⻅,相对于企业资本保全准则,企业持续经营假定、会计三要素假定、企业会计主体假定、货币计量假定、 会计分期假定、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假定、资产负债表假定、全面收益表假定等八个会计假定都是从属性的问题,其理论地位远远低于企业资本保全准则。因此,企业资本保全准则应该成为会计理论中的最高准则之一。 它远远地高于八大会计假定的理论地位。

二、投入资本保全准则与企业利溢配置准则以及会计分类识别准则共同决定了企业会计的利溢要素及其概念框架体系 ,尤其是决定了收入及利润性收益、利润、以及非利润性收益等概念的内涵。

投入资本保全准则与企业利溢配置准则以及会计分类识别准则共同决定了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要素,至于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理论,显然存在着严重的逻辑错误 。会计学的内在逻辑是: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基本恒等式说明,企业的一切会计要素,除了属于资产和负债的要素以外,其他的一切会计要素都属于所有者权益,都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不能与所有者权益分庭抗礼。这就是说;收入、利润性收益、利润、非利润性收益、以及实收资本,都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不能与所有者权益相并列,不能与所有者权益同辈分。

2.最初,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收溢)

3.期末,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全部收溢

4.收溢=利润+非利润收益

5. 非利润收溢=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收益+资本公积

6.利润=收入+利润性收益-营业成本-期间四项费用-营业外支出

7.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

8.利润性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收益+其他收益

9.收益=利润性收益+非利润性收益

从上述概念框架体系中可以看出:

1.收溢,即利溢、利益、利润及非利润收益等概念都属于权益,是权益的不同存在形式,除了属于债权人的权益以外,剩下的都是所有者权益,也可以称之为产权。

2.收入、费用、利润,不可能成为会计的基本要素,只能是会计理论概念框架体系中的第六、七层之后的概念,甚至是更低层级的从属地位的概念,难以登堂论辈了!

三、投入资本保全准则决定了投入资本核算的切块管控、独立单元

投入资本保全准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确保企业投入资本的核算自成体系,成为独立的核算单元。 企业股东的投入资本是一个广义的动态的概念。通常企业股东的投入资本包括原始投入资本和再投入资本。无论是原始的投入资本,还是再投入资本,都存在股本及股本溢价发行的问题。尤其是再投入资本,新老股东购买企业股票的价格不可能一样,从而产生股本的溢价问题。 虽然股本溢价,对企业的老股东来说,因为企业增加注册资本金,再次溢价发行股票,确实赚钱了,但是这部分钱不归企业老股东单独所有,而归企业新老股东共同所有;对新股东来说,其投入企业的资金都是其投入资本,并没有因股本溢价形成了资本公积而赚到一分钱。

更重要的是,从全社会的⻆度来看,无论是企业的股本,还是企业的股本溢价,都是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投入资本。既然是全社会的简单再生产的投入资本,那就必须全额保全,任何人和组织,包括股东及国家政府,都不能对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投入资本进行任何形式的分配, 即,新老股东不能对其分红,国家政府不能对其征收所得税。这是保障全社会再生产平稳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坚守。

因此,为了新老股东之间的公平,为了全社会再生产的稳定发展,股本溢价归新老股东共同所有,只能用于企业的⻓期经营和发展,除非企业清算或者改制重组,否则,不能分配。不仅股东不能分配,国家也不能据此征收所得税。也就是说,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一样,一经形成,全社会任何人或者政府机关,都不得据以分配,尤其是政府不得据以征收资本公积的企业的所得税。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一样,只能⻓期用于企业的经营周转使用。可⻅,股本溢价等形成的资本公积的公共且长期保全的本质属性不容侵犯!

股本及资本公积,共同构成了股东的投入资本。投入资本保全准则要求,不仅股本(实收资本)要保全,资本公积也要保全。二者都保全,才是资本保全准则的全部意义,决不能偏废! 除此之外,资本公积不能是企业的收入及利润的真正原因是,公司法规定利润必须分配,不分配就违法!是利润就无法保全!所以,为了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的保全,资本公积决不能成为利润的构成内容,因而也就决不能成为收入的组成部分,属于现行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的定义中“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被收入、利润性收益及利润排除在外了,只能成为非利润性收益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必须自成单元,自成一体。于是形成了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两个会计科目的独特核算方法和独特的核算体系以及独特的核算单元。

其独特之处在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以及资本公积,相辅相成、并驾⻬驱,一经形成就不得随意改变,必须⻓期保持稳定不变!

因此,现行的《公司法》及会计准则中关于资本公积的用途规定:既可以转增股本,又可以弥补亏损,这是错误的!这是对资本保全准则的严重违背,必须尽快修法纠正!近几年来发生的上市公司动辄就分红配股的社会乱象,就是对社会大众的公然欺骗,是对资本保全准则的公然违反!

四、投入资本保全准则决定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总体架构

投入资本保全准则不仅决定了股本及资本公积的独特核算单元,也决定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总体架构。这表现为很多方面,主要包括:

(1) 股本或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独立成章,自成核算单元。

(2) 收入、利润性收益及其形成的利润,独立成章,自成单元,体现企业两权分离

后,企业受托责任者的经营业绩的正能量。

(三)足额折旧摊销,充分结转成本、费用、 损失等支出,尽量少计资产的价值。

(四)谨慎确认当期收入及利润性收益,充分预计企业负债。

(五)正确建立企业的利溢体系,分清可分配的利润与不可分配的非利润性收益之间的逻辑关系,树立并坚守利溢配置准则。

总之,必须尽快地恢复投入资本保全准则,及其作为最高会计准则的理论地位,从而理顺会计理论的内在逻辑。


发表评论

 
QQ在线咨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0531-88925250